上述6起问题中,有的收受管理服务对象赠送的礼品、礼金、消费卡,有的挥霍浪费公共财产、用公款送礼,有的借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之机收钱敛财,且违纪行为均发生在党的十九大之后,是典型的不收敛不收手行为。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看似“小事”,实则影响了公正执行公务,损害了亲清政商关系,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风民风。今年1至8月,全省共有527人因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受到处理,同比上升96.6%,占今年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受到处理总人数的29.2%,说明奢靡享乐老问题病根仍在,也充分彰显了纪检监察机关狠刹送礼歪风的坚定决心。在礼品礼金的诱惑面前,只有纪律的标尺,没有推不掉的人情。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汲取教训,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自觉改进作风,树立良好形象。
各级党组织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整治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我省“36条办法”突出问题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细化工作措施,严肃财经纪律,坚决杜绝用公款违规购买、赠送礼品等问题。各级党员、干部要从知行合一的角度检视自己,不折不扣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禁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包括电子“红包”、消费卡、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等财物,严禁借年节假期、操办婚丧喜庆等事宜之机敛财。要提倡当面拒绝收礼,不得以“人情往来”为由少送多收,不得有当面不拒绝、收了以后再上交等有损党员形象的行为。
中秋、国庆将至,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挺纪在前,早提醒早教育,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党员干部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的行为一经发现,坚决查处,绝不姑息。对违纪行为发生在党的十九大后和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一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处理越重的强烈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