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纪检监察网
 首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理论园地  政策法规  警钟常鸣  廉政文化  文件下载  学院网站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私车公用”:奉献中的“苦恼”

2019年04月20日 19:46  点击:[]

“私车公用”:奉献中的“苦恼”

私车公用处在公车改革政策的边缘地带、模糊地带或空白地带,这种尴尬的定位和处境使公职人员的权益、责任与所属单位的权益、责任陷入混沌状态,给相关的隐患、矛盾和纠纷埋下伏笔

◎《南方》杂志记者∕刘龙飞 发自肇庆等地

◎本文责编∕李焱鑫

自2014年7月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以来,各地通过取消一般公务用车、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等方式,将公车改革落到实处,公车管理越来越规范。截至2017年10月,仅中央和国家机关140个部门共取消公务用车3868辆,车辆压减率达61.8%。

公车改革有效遏制了“车轮上的腐败”,获得公众一致好评。但随着车改不断深入,一些问题也浮出水面。近日,《南方》杂志记者在基层发现,公车减少让一些偏远地区公务出行成了问题,导致“私车公用”在基层成为普遍现象,而补贴报销难、安全得不到保障等,则成为部分基层公职人员的新苦恼。

私车何以公用

多位基层公职人员表示,公车改革后所在单位的公车减少。为工作方便,尤其是应对短距离外出办公和下乡工作,很多时候都会使用自己的私家车。

在粤西某县工作的公务员张鸣说,自己所在单位共有20多人,车改后只保留一辆公车,与公车数量锐减同步的是,几乎人人都买了私家车。现在很多人对开自己的车办公家的事早就习以为常。

除了考虑到使用方便和提高工作效率之外,一些基层公职人员使用私车还在于顾虑基层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用车手续过于繁杂。“我一般比较少使用公车,一是公车不够用,二是审批手续比较繁琐。”张鸣说,因为单位需要外出办理的业务多,公车几乎没有空闲。即便有时候有车,但因为申请手续繁琐,很多时候也是望而却步。

“比如到另一个单位去送文件,虽然相隔不远,坐公交车只有几站,但是要走到车站,要等车,折腾下来至少也得半个多小时。而如果自己开车过去,几分钟就到了。”“比如上午要到市里参加公务活动,下午还要参加县里会议,如果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根本无法保证准时参会,只能自驾私车。”张鸣说,使用方便、提高效率等,是自己选择“私车公用”的主要原因。

对于粤东某镇党委委员叶志超来说,除使用方便之外,实用性较强也是“私车公用”的重要原因。“从镇上到农村距离比较远,我们镇干部又要经常下乡,总不能走路或者骑自行车、开摩托车下乡,那样效率太低。”叶志超说,自己所在的乡镇地方比较大,平时工作量也大,有时候一天就要跑三四个村,来回几十公里,除了开车,其他交通方式都不合适,“因为下乡需要,有些人买车的时候还专门买SUV,虽然更耗油,但很实用。”他说。

基层公职人员工作中使用私车频率究竟有多高?叶志超表示,自己买车一年多时间,跑了两万多公里,其中至少有一半是下乡时跑的。而某省直部门派驻韶关某村的一位扶贫干部则表示,驻村扶贫三年间,自己的车跑了近12万公里,其中大部分都是在从县、镇到农村和村内跑出来的。

困境与隐患

今年年初,在粤东某镇工作的李华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一次他开着自己的车下乡,由于路况不好,在山路转弯时撞到了路边,虽然人没有受伤,但是爱车却被撞出了一个大坑,除去保险之外,维修花了1000多元。当他向镇上提出补偿申请时,镇领导虽然很同情,但也很为难,因为对这类情况没有明确规定,操作起来很麻烦。

“虽然钱也不算特别多,但确实是因为工作用车造成的。”李华说,其实对补偿自己并没有太在意,但是令他感到担忧的是,虽然这次车子修好了,但是工作却仍然得继续,以后还要私车公用吗?如果下次再出现类似的情况怎么办?

李华遭遇的烦恼,正是公车改革后,一些基层公职人员私车公用中出现的难题的缩影,也是一些基层公职人员对私车公用的困惑与担忧。

张鸣介绍,自己属于正科级公务员,每个月工资5000多元,但每个月开车的油费不少于1000元,虽然车补每月650元可以抵消一部分,但仍然不够,更不用说每年还要保养、维修。“其实也可以报销,但报销比较麻烦。与算经济账相比,我们最担心的,还是车的损耗和安全问题。”

事实上,针对当前基层用车问题,一些基层公职人员也提出了不少意见。有人表示:“按级别发放车补,导致对真正需要用车的基层人员反而‘补’不到位。特别是事业编车补的缺失,使得许多下基层的事业编人员产生心理落差。”有人表示:“我来单位两年多了,一个月平均下乡扶贫三次,回来填30元的下乡补助,还要经过三个领导审批,起码要半个月才能报销到账。”有人担忧:“开着私车出门办事,路上难免会遇到碰擦之类的小事故,甚至撞车、追尾等,尤其是下乡、去山里,要是车技不好,私车公用其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某中央媒体网站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当前基层私车公用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公务员的驾驶技术存在差异,私车公用不具备安全保障。一旦私车公用成为工作常态,交通补贴的数额与如何补贴将成为新问题,若是处理不好此类问题,将会引发新的贪腐问题。同时,有部分公职人员指出,除人身安全与经济成本方面以外,因为需要自己驾驶,私车公用频率过高会消耗精力,对其本职工作的完成会造成不利影响。

边缘地带的命题

尽管对私车公用现象认识不一,但不少基层公职人员表示,在汽车已经成为普遍性代步工具的今天,私车公用也并不是基层机关单位才存在的问题。与企业相比,公务员还有车补,其实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

不过,专家指出,私车公用处在公车改革政策的边缘地带、模糊地带或空白地带,这种尴尬的定位和处境使公职人员的权益、责任与所属单位的权益、责任陷入混沌状态,给相关的隐患、矛盾和纠纷埋下了伏笔。

“公职人员工作用车,在必要的条件下必须用公车,尤其是很多执法行为是不能开私车的。对于一些比较频繁但又不是执法行为的公务出行,单位可以选择购买一些公共服务。”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程啸指出。

而公车改革后,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公车使用效率,最大限度方便偏远和交通不便地区用车需求,多地政府部门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2016年1月,惠州市印发《关于完善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差旅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利用私家车或出租车等方式出行的,经所在单位批准,实行交通费定额包干。2016年,浙江省台州市将毗邻县市和边远地区公务出行“私车公用”产生的油费、过路过桥费等相关费用以包干形式予以报销。

有评论指出,公务交通费定额包干政策的实施,充分考虑了“私车公用”成为常态化公务出行方式的实际情况,既发挥了私车出行的便利性和灵活性,又让“私车公用”的公务人员获得适当的补偿。使得机关干部公务出行多了一种选择,对车改政策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一些国外的经验也值得借鉴。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等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由于私家车拥有率较高,政府通常鼓励“私车公用”并给予适当补贴。如芬兰政府提倡工作人员开私车执行公务,开车者可详细如实记载起始点公里数,经主管领导签字审核后,按公里数得到补贴,在个人所得税缴纳方面可以专项扣除。

专家分析,要解决“私车公用”产生的问题,还需要从技术层面上来厘清三个问题:一是所办事项在公职人员车补承担的范畴内,油费理应由公职人员自负,但车辆损耗以及车辆的肇事修理与赔偿等费用如何承担、安全隐患如何排除等问题,尚存争议;二是所办事项不在公职人员车补承担的范畴内,而在单位的派车范畴内,涉及“私车公用”的费用或责任由谁承担,尚不明确;三是公职人员在私车公用过程中既办了公事,也办了私事,亦需厘清两个环节的相关责任。

(文中张鸣、叶志超、李华均为化名)

上一条:中央纪委痛批:在办公室喝牛奶被问责,问责不能随意随性!不能简单粗暴! 下一条:【快讯】教育部:差旅费由高校自主确定开支标准、报销范围

关闭

  通知公告 更多>>
中共中央印发《干部教育培训工...
中共中央纪委关于规范和明确党...
中共中央印发 《中央党内法规制...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学习《习近平...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印发《习近平...
关于印发行贿犯罪典型案例(第...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
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婚丧嫁娶事宜...
  政策法规 更多>>
修订后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
国家监委、最高检、公安部印发...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发...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
省委办公厅印发 《山东省贯彻〈...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
  相关链接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山东省纪委监察厅网站
聊城市纪委监察局网站
聊城大学纪委监察处网站
共产党员网
中国职务犯罪预防网
中国纪检监察报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纪检监察审计办公室 ©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聊城市北外环路266号 电话:0635-8520062